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今年市两会期间,全市上下都释放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也表明了市委全力推动“3752”党建治理大花园建设蓝图在三衢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坚定决心。如何探索生态富民新路子,抓好高质量就业?本期“两会圆桌”邀请了三位嘉宾,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祝升明: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
方向明:市人大代表,柯城区上彭川农民互助会会长
方 娉:市政协委员,市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
主持人:“十四五”期间,全国“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迈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接下来,衢州将如何推动富民工程,来实现“三农”更高质量的发展?
祝升明: 2020年,我市乡村振兴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位居全省第2位,分别同比增长7.6%、15.3%,体现协调发展的低收入农户脱贫攻坚成效度首次列全省第一。
新的一年,我们把握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判断、“推进共同富裕”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持续深化“3752”党建治理大花园体系,坚持全市“三农”工作一盘棋谋划、一体化布局、一张皮落实:以“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为主轴,聚焦农房整治拆后利用、乡村未来社区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等重点,深化改革创新、数字赋能、品牌兴农,做优做强“3+X”区域特色产业集群,聚焦聚力种子种苗工程,做活做美乡村旅游、康养休闲、体育运动以及乡村夜经济等美丽经济幸福产业,做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不断完善的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机制保障下,走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新路子。
我市提出争创四省边际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我们农业农村局将围绕这一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努力打造特色产业绿色发展的先行标杆、跨越发展乡村振兴的省域样板、党建统领乡村治理的全国典范、令人向往全球知名的养生福地,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主持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您能联系您所从事的行业,谈谈如何打造优势产业以补齐低收入农户增收短板,以及怎样创造更多适合低收入农户的就业岗位,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自我发展能力?
方向明: 我在2019年有了一个新身份:柯城区上彭川农民互助会会长。我经营的衢州早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我们怀抱绿水青山,连接千家万户,做好农民和市民的纽带,让市民吃上农家菜”为理念,与当地农户合作,采用产前定心、田头定标、产品定质、市场定量的组织化形式,走出一条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新路子。
目前,公司和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协议,包销签约农户所有的农副产品,每签约一位农户,现场即预付3000元的收购诚意金,在解决生产成本问题的同时,消除农户的后顾之忧,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现在,我们已与1000多户农户签订了种植收购协议,公司组织山农种植城市居民喜欢的“农民自家菜”,让农户增收1600万元以上。
另外,依托衢州乡村大花园建设,如何让百姓在自家门口卖产品、卖创意、卖乡村生活,讲好三衢大地上的乡村振兴故事,同时还能获得收益,是我在思考的事。如今走在乡村,最吸引我的就是村中“活态”的手工业,农民们现场制作餐巾纸布套,在纯棉的布套上画画、刺绣,来旅游的城里人十分喜爱,都愿意花50元买一个带回家。多年来,我们发展来料加工业,让村庄积累了一批手工技能好手,要为这些乡村“巧手”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
主持人:2019年以来,市妇联以小切口撬动大主题,通过“拆一片、治一片、美一片”,推动“小美菜园”向“大美乡村”转变。接下来,“一米菜园”将如何助力生态富民?
方娉:妇联用好党建统领这把“金钥匙”,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创建“一米菜园”27148个,参与农户28347户,覆盖全市77.3%的行政村,盘活拆后土地70多万平方米。复制“一米菜园”的创建模式,才会显示出更大的生命力。把“一米菜园”创建活动推广到乡村振兴和大花园建设的主题中去,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这是“小菜园”背后的“大文章”。
目前,衢州正把“一米菜园”因地制宜地打造成“一米果园”“一米茶园”“一米荷塘”等,形成“一米”体系,呈现“一户一景观”“一村一画卷”,不断放大“一米”效应。通过导入农家乐、民宿、采摘游等乡村旅游配套产业,引导农民特别是农村家庭女主人在家门口创业致富,为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打开一扇窗,实现“一米菜园”颜值、产值、价值三提升,形成“一米菜园”助力生态富民、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