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无废城市建设须避开哪些坑?

减量化、协同处置前景好,警惕后端处置散乱污、过剩和落后产能、技术陷阱等

发布时间:2019-08-27 17:45:04 来源:中国环境报 记者 张蕊

  光大国际(股票代码:00257.HK)、瀚蓝环境(股票代码:600323.SH)等企业日前发布2019年半年报,两家企业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增长,在“无废城市”建设推动下,许多企业均看好这一市场,致力于为“无废城市”提供解决方案。

  2021年3月“无废城市”试点城市将面临验收。短时间内,试点城市要达到什么目标,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成为各地关注的重点。在前不久的一次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无废城市”是一种新发展理念,应该关注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列出负面清单,尽量避免走弯路。

  “无废城市”建设有路线图

  要将城市废弃物减量化,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随着我国废物量的增多和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高,废弃物处理、管理有了新思路。“无废城市”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北京市政府参事、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总工王维平曾公开指出,“无废城市”不等于无废,也不等于反对垃圾焚烧处理,而是要将城市废弃物减量化,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也表示,“无废城市”不可能做到没有废物产生或者所有废物都循环利用。“无废城市”是基于基本物质平衡、能量守恒,废物处理封闭在填埋场、填埋最小化,追求的是废物填埋量最小和对环境影响最小。

  从行业预估万亿元市场,到企业的具体收效和战略布局,环保产业一直对“无废城市”建设积极回应。

  光大国际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王天义认为,我国“无废城市”建设有一个路线图,现在处于多填埋少焚烧的阶段。其后是向少填埋多焚烧的阶段发展,所以未来5年-10年还是会大力推进垃圾焚烧。再往后就是零填埋少焚烧阶段,这个要靠不断的垃圾分类和不断的源头减量来实现,这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到最后阶段就是实现零填埋零焚烧,这是一个漫长的世纪工程。

  瀚蓝环境方面表示,一方面,公司在具备较为完备的后端处理设施基础上,向前端垃圾分类及收运环节发展。另一方面,实现市政垃圾、工业危险废物、农业有机垃圾等污染源治理全覆盖,初步具备为“无废城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其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餐厨项目已进料调试;福建省漳州南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完工将进入调试阶段;广东省南海垃圾焚烧发电三厂预计在9月底完工;广东省佛山绿色工业服务中心工程(南海)危废项目预计在年底建成。

  负面清单有哪些?

  应警惕散乱污回收企业、过剩和落后产能;警惕华而不实的技术

  “有些地方和企业谈到无废城市就兴奋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对无废城市的定位、理念、模式的认知还很有限。”刘建国表示,在建设“无废城市”的道路上还有不少误区需要注意。

  他列举了“无废城市”的负面清单,希望相关方能够引起重视。

  第一,“散乱污”不是“无废”。刘建国表示,目前市场上相当一批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属于“散乱污”,产业集聚度、技术含量低,很大程度上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维持生产获取利润。“比如在环保督查中,大批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因环保不达标或无污染防治设施被关停。在洋垃圾专项整治中,60%以上企业涉及非法。”

  第二,“过剩、落后产能”不是“无废”。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也意味着量大质次、薄利多销的低端再生产品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过剩产能、落后产能”所生产的再生产品可能成为新的垃圾。

  第三,“消化不良”不是“无废”。“这是指表面上有的技术属环境友好,但是由于废物特性复杂,即使技术本身很好,但是如果这一技术只能利用废弃物中的极少部分物质,其余大量废弃物还是要进入填埋场或者焚烧厂处置等传统方法处置。虽然利用了一部分极少的物质,但处置成本高昂,只解决了一小部分问题,得不偿失。”刘建国解释道。

  第四,“障眼法”不是“无废”。即有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其实只是改变了形态,比如将水中的废弃物排放到大气中,管理者或者一些处置者以为废弃物都得到处理,但其实只是变换了形态掩人耳目。“又如一些废弃物被稀释,然后进入到产品或土壤当中,并没有得到妥善处置,所以我把它称为障眼法。”

  第五,“技术陷阱”不是“无废”。刘建国提醒一些地方政府,有些企业声称能采用很低的成本获得很高的收益,政府监管能力相对比较弱,往往面临的往往是技术陷阱。“有的公司确实有实力、有技术、有积累,但有的纯粹是讲故事,靠资本市场运作圈钱。但是大浪淘沙,一些公司就会慢慢露出原形。”

  哪些实践值得借鉴?

  垃圾分类全产业链技术集成、多种固废协同资源化和工业大宗固废处置前景广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为重点,实现源头大幅减量、充分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一些地方和行业的“无废城市”案例和实践也可以给各地一些启示。

  刘建国表示,比如,超大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全链条技术集成,集约化可持续导向的生活垃圾流动与代谢途径优化重整。指导思路包括源头分类、全程减量、梯级利用、安全处置、智慧监管等。

  再如,城镇多种固体废物协同资源化模式。刘建国告诉记者,这种资源化模式曾在江苏开展过,比较超前。“项目以循环经济和生态链接理念为指导,生活垃圾二元(高热值可燃物、易降解厨余物)式分类收集为基础,市政污泥、河道底泥、电厂粉煤灰、工业边角料等多种城镇固体废物协同处理为特征,高温烧结制陶粒、压制成型制RDF和水解酸化制备碳源等3项技术为支撑、政府支持下的企业市场化运营为保障的城镇固体废物可持续管理模式。”

  此外,市政固废-工业固废-生态恢复产业共生也值得关注。比如市政污泥通过富磷稳定化制备矿山生态恢复基质土,为我国污泥和磷矿渣的综合利用提供新的可持续路径,同时加速矿山废弃地土壤生态系统的重构,进而削减矿山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同步实现固废处理、生态恢复、污染控制的目标和以废治废,产业共生的发展模式。

  再如,典型工业固废大宗消纳与安全利用。日前,长江经济带7省(市)为期两年的“三磷”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地方自查已全面结束,下一步进入“定方案解决问题”阶段。生态环境部将组织专家团队选择典型“三磷”企业,开展“点对点”技术指导帮扶工作,研究制定可复制、可推广的“一企一策”整改方案样板。

  “以磷石膏的井下胶结充填资源化技术为例,可以利用半水磷石膏的胶凝活性,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磷石膏大量堆存占用土地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有效地改善了环境质量。原先作为磷酸工艺副产物堆存的磷石膏,通过井下胶结充填技术,有助于减少采空区地表沉降、维护围岩稳定并保证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刘建国介绍说。

标签:无废城市;城市;废弃物;企业;刘建国责任编辑:钱华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