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半个世纪围着花期转 职业养蜂人老魏的“甜蜜事业”

发布时间:2018-11-27 08:31:03 来源:今日宁海 记者 潘旭婷 通讯员 吴立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雨后的山野依然一片葱翠,清爽宜人。在强蛟镇下蒲村一处半山腰上,一个个蜂箱静卧在绿荫里,“嘤嘤嗡嗡”声不绝于耳。这些蜜蜂的主人老魏,穿梭于蜂箱间,细心地查看着蜂群活动情况。

  老魏,叫魏万夫,今年68岁,有着50多年的养蜂经验,是个地地道道的职业养蜂人。“我自小失去父亲,为了生计,14岁就跟村里的养蜂人学习养蜂,从此就与这些蜜蜂相依为伴。”说起养蜂、说起蜂蜜,老魏如数家珍。一边说,一边打开蜂箱,抽出几片金灿灿的蜂巢基条,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蜜蜂,完全不用戴上防护面罩。老魏说,他养的蜜蜂分土蜂和洋蜂两种,目前一共养了上百箱,一年下来,可以收割上千斤蜂蜜,也能有个6、7万元的收成。

  蜂蜜很甜美,但对于养蜂人来说,他们和辛勤的蜜蜂一样,每年围着花期转,花开到哪儿,人就走到哪儿。“那时,一年里我们要赶12个花期,上海、山东、山西、贵州、吉林……哪儿有花就往哪儿去。”老魏笑着回忆,因为养蜂需要寻找更好的蜜源酿出更多的蜂蜜,他和徒弟带上数十个蜂箱与一顶帐篷,挤上火车一路奔波,风餐露宿,四海为家,从事着这份看似追花逐蜜的“甜蜜事业”,但个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虽然辛苦,但上世纪70年代末,一斤蜂蜜能挣上6毛,比普通农民的收入高多了。

  四海漂泊的游子,终要落叶归根。成家后的老魏,就很少再出远门了,而在老家下蒲“安营扎寨”。老魏说,养蜂也不能光靠四处迁徙这种土办法,于是他踏遍了村子周围的山岭,发现自从封山育林后,山里的上百种山花一年四季都有开放,植被已足够蜂群采集蜂蜜。而且这样酿出的“百花蜜”不仅有纯天然、无污染的特点,甚至带有野生中草药的药性,融合了大自然的精华,属于上乘的滋补蜂蜜。不过这样的蜂蜜产量也低,一箱土蜂一年只能酿出10斤左右的蜂蜜,所以倍显珍贵。

  上山检查每箱蜜蜂的繁殖和采酿情况,是老魏每天的必做功课。老魏说,一旦检查不勤快,说不定就会有新蜂王出现,一下就会带走几万只蜜蜂,损失就大了。土蜂也叫中华蜜蜂,个头小,背部发黑,只有蜂糖,没有蜂王浆。另一种洋蜂既产蜂糖,又产蜂王浆,相比较,洋蜂的蜂蜜产量要高于土蜂,所以土蜂蜜的价格要比洋蜂蜜高。

  “蜜蜂是大自然的精灵,只有天性善良、家风淳朴的人才能与这些小精灵结缘,原生态的纯正蜂蜜能给人们带去健康,比如在秋天就有很好的润燥作用。”在接受采访过程中,老魏的言语中透露出一种发自内心的甜蜜与乐观。老魏说,农村人做人贵在诚信,他的蜂蜜大多是熟识的乡亲们买走,绝不赚不道德的黑心钱。

  山中采访回来,老魏热情地邀请记者品尝他的原生态蜂蜜。老魏的原生态蜂蜜色泽金黄透亮,入口绵滑香甜,却甜而不腻,并带着淡淡的植物清香,回味起来醇厚绵长。香甜的蜂蜜每一滴都来之不易,老魏说,生活的甜蜜来自于辛勤的劳动,就像蜜蜂,短短的一生都在兢兢业业追寻属于自己的“甜蜜事业”,人生亦是如此。

标签:蜂蜜;养蜂;蜜蜂;通讯员;蜂箱责任编辑:陈秋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