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8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余新研)从杭州出发,沿杭长高速到径山出口开出,便是大径山区域。这块面积381平方公里的土地,包含了径山镇、黄湖镇、鸬鸟镇、百丈镇及余杭街道和瓶窑镇部分区域,是余杭区委区政府确立的“三城三镇+大径山生态区”战略规划布局的重要建设版块。
小古城村,就在其中。
这个位于径山镇东北部的小小村落,距离杭州市中心35公里,因坐落于村内的“小古城遗址”而得名,一度是周边休闲旅游的热门选择。
然而,在大力建设大径山生态区的新形式下,如何更深层次地挖掘出小古城村的旅游潜力,打造出旅游休闲的“网红村”?
2018年,这张考卷,交到了余杭旅游集团的手里。
困惑:
如何从成熟旅游线中再寻新突破
小古城村,很美。
它是在2003年由钱家滩、俞家堰、吴山三村合并而成的行政村,最出名的除了绿水青山、茶园满坡,便是村里的“小古城遗址”——这座人工堆筑的大土台,把余杭历史从良渚文化的5000年上推至马家浜文化的7000年,是一处重要的古文化聚落遗址。在这里,陆续出土了大量文物,上至马家浜,下至春秋战国,有石器,陶器,铜器,还有木桩等远古遗存,对探索良渚文化渊源及其后续发展演变有重要价值。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靠小古城遗址,小古城村人的生活在十多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并村时,村民人均收入只有6700多元,去年已跃升到了34024元。2017年小古城村村集体收入达到395万元。”这些数字,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随口就能报出。仅在2017年一年,小古城村就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旅游经营收入2100余万元,民食民宿供不应求。
然而,喜悦背后,也有思考。一个已经发展成熟的旅游景区,还有没有继续突破的可能?
“大径山生态区”建设项目的提出,将这个问题正式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破局:
从红色旅游地,到“红色旅游+”
接手这个任务的是余杭旅游集团,面对小古城村,他们又该如何应对?
余杭旅游集团发现,在来小古城村的旅游人群中,党政考察团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仅2017年小古城村接待的游客中,党政考察团就有约7000人次。这些考察团或是通过省、市、区党校的介绍而来,或是通过浙大培训基地的介绍而来,考察目的是为学习小古城村党建工作及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经验。
余杭旅游集团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细节。
与径山镇政府、小古城村村委几次协商后,旅游集团结合村子原有的“红色旅游”,提出了一个“旅游+”的发展布局:一要串联大径山资源,二要发展美丽经济。
旅游集团将小古城村旅游线路的第一站,放在了大径山游客集散中心。“第一站变为游客集散中心,有利于日后各个景点的串联。小古城村旅游线路将成为这次串联的‘导线’。”
全新的旅游思路,让这个古老的村庄焕发出生命力。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说,今年旅游经营收入1800余万元。
尝试:
以小村落成功,带动大区域发展
如今,如果你选择来小古城村旅游,有四条旅游路线可供选择:面向党政考察团的“小古城村、山沟沟一日行程”,面向亲子休闲团的“小古城村亲子一日行程”,以及面向旅游休闲团的“小古城村、径山寺一日行程”和“小古城村、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二日行程”。
除了有专业化对接和精准性服务,这几条旅游路线的特点还在于,都以小古城村为原点,向大径山区域辐射;山沟沟、径山禅寺、双溪漂流、汤坑景区、茅塘景区……
这,也是余杭旅游集团开拓小古城村旅游产业的另一层深意。
和小古城村一起交到余杭旅游集团手中的,是一个更加宏大的命题:如何变大径山的“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大径山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景点分散、民宿品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制约了这里的旅游发展。
如今,余杭旅游集团在小古城村的尝试,也算是一个试点。他们更希望能将小古城村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整个大径山区域。
“我们在小古城村美丽乡村整治的基础上,增加了山外茶社、古城e铺这样的可以增加游客逗留时间的设施,增加了村庄的可游览性,为大径山区域的其他村庄提供了参考。同时也希望在小古城村的游客接待中,培养接待人员的工作经验,为大径山今后的运营工作储备力量。此外,专业化运营让小古城可以和大径山区域的其他景点进行串联,也为今后大径山区域的线路串联打下基础。” 余杭旅游集团径山子公司总经理倪夜明说。
接下来,余杭旅游集团还将搭建旅游运营平台、统一大径山品牌、开发智慧旅游平台和策划旅游产品。
比如在小古城村的钱三组示范点,他们就在尝试将产业与旅游也结合起来。“我们计划把特色产品做成体验装伴手礼送给游客,打通回购渠道,以此发展美丽经济。”
从小古城村到大径山,一道美丽之旅,正在我们眼前展开。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