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奇光,男,1990年10月出生,2014年参加浦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在乡镇担任执法队员期间,一直从事环境卫生、垃圾分类、无违建县创建等工作。2020年6月调到黄宅镇人民政府负责黄宅镇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工作。自浦江县2016年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已从事相关工作7年有余,甘于奉献、不畏艰难、服务基层,在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工作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制度
2020年7月份,制定并实施了《黄宅镇生活垃圾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紧紧围绕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巩固提升我镇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按照“管行业、管分类,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细化具体工作内容,并建立了相应的奖惩措施,明确了各行政村驻村干部、村干部工作职责,保证了该项工作执行效率。以严格的制度管理强化分类工作,促使自觉投放的行为习惯,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健全检查考评制度,督促各村建立长效机制
自2020年开始,参考县执法局“双随机一公开”考评制度,坚持每月开展镇级42个行政村环境卫生、垃圾分类交叉检查,并每月将结果进行公示,对排名前列的行政村给予奖励,并在村口摆放环境卫生最佳村红旗,对排名末尾的行政村悬挂环境卫生最差村黄旗并扣发相应考核奖。不定时开展全镇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并对创建成功的行政村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不断督促各行政村开展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每年农历春节期间全镇开展42个行政村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大评比活动,对排名前列的村进行奖励,排名末尾的村进行约谈。对各行政村垃圾进入中转站实行台账登记制度,每月按照台账倒查各村垃圾分类情况,不定期对黄宅镇垃圾分类终端(各中转站、生态处理中心)进行检查,对垃圾分类不合格的行政村扣发当年环境卫生补助。
加强宣传,提升全民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发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让垃圾分类成为群众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为。各村通过党员、村民代表将垃圾分类知识传递到每一户居民。每年不定期开展全镇各村垃圾收集员、镇区环卫工人垃圾分类工作培训,提高从事垃圾分类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避免最后环节出现问题。
提升行政村垃圾分类硬件配置,确保垃圾分类实效
不断与垃圾分类主管部门对接,掌握垃圾分类最新知识动态及要求,不断向城区及周边乡镇学习,提升黄宅镇垃圾分类水平,对外来人口多,垃圾分类确实存在困难的行政村鼓励他们推行“两定四分”投放模式。新华、下店、上市等9个村已实施“两定四分”投放模式,至2023年底预计将新建完成点位47个。为督促各村更好的做好垃圾分类,120L易腐垃圾桶由镇里统一采购、编号、发放,避免出现破桶泄露的情况发生;农户垃圾桶陈旧、破损严重的行政村督促其更换垃圾桶,镇里对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2022年共申请并拨付给各村更换垃圾桶费用45万。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