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州南太湖新区围绕全省生活垃圾治理“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全面决胜”和湖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全国当示范”的目标,以贯彻落实《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重点,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工作,营造“人人懂法、人人要分”的良好社会氛围,打通各项法规、政策落地实施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共开展“八进”宣传1400余次,在国省市等各级主流媒体发布宣传报道超过500篇,发放宣传资料6.4万份,开展志愿活动400余次,培训超过8000人次。
党建引领,全民积极参与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基层单位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签订党员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承诺书,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员带头分、带领群众分”的“双带”推进模式,号召当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实干者。同时,联合工青妇、街道社区组建“党员先锋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夕阳红志愿队”“平安大姐楼道长”“新时代少年团”等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访楼入户,调研宣传,主动承担起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先锋员、宣传员、督导员”的责任,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0余次。
刚柔并济,实现精准宣教
深化垃圾分类驿站智慧化改造,通过智慧督导设备以现场语音、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纠正居民错误投放行为,并将垃圾包落地的情况推送至管理人员实现“半小时内及时清理”。同时,依托垃圾分类大数据监管云平台统计分析,对于长期不参与的“沉睡户”和屡教不改的“易错者”,物业服务企业、街道社区、志愿者等及时组织“回头看、再劝导”,开展多次上门实现“点对点”宣教。对情况严重的,移交执法机关进行行政处罚,并通过“以案释法”普及相关法律规定,提高法律威慑力。今年以来,针对垃圾分类违法行为累计教育劝导985次、书面整改466件、执法处罚263件。
科技赋能,拓展宣教阵地
利用橱窗、公示栏、海报、桌贴、大屏等实物载体及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网站、客户端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今年以来在国省市等各级主流媒体发布宣传报道超过500篇,发放宣传资料6.4万份,形成“抬头可见,驻足可观”的宣传氛围。在此基础上,建设4个宣教馆为市民提供沉浸式的垃圾分类教育体验,摆脱“重教化、轻实践”的模式,讲究“知行合一、教做并重”,进一步在做好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市民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让市民思想上有意识、行为上有共识为垃圾分类提供舆论支持和民意支持。截至目前为止举办活动56次,参与人数超300人次。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