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千家万户的事。自三江街道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下元塘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者邢锡梅,不负重托,始终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带领督导员、社区居民、志愿者,以实际行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以身作则,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正确率
要推动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邢锡梅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自己必须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只有弄明白了生活中什么是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才能引领整个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电脑、电视、宣传册等多种渠道,邢锡梅不仅熟练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还汲取了好的经验和做法,并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动员居委会工作人员、督导员、社区居民学习垃圾分类小常识。对垃圾分类不清的家庭,多次入户分发垃圾分类指导手册,进行宣传培训,不断提升社区垃圾分类正确率,让居民对垃圾分类更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党建引领,大力宣传营造分类好氛围
为了更好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营造良好氛围,邢锡梅始终发挥着党员带头作用,并时刻牢记居民群众才是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主体:一方面,发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作用,通过组织“党建引领新时尚、垃圾分类做表率”、“生活垃圾不落地、生活更美好”等社区活动,动员党员、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同时还充分利用短信平台、微信群、宣传横幅等宣传工具,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倡导绿色生活,转变居民意识,从“要我分类”变为“我要分类”;另一方面牢牢抓住群众这个关键主体,通过与居民签“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知情承诺书等方式,动员居民代表、居民群众争当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前后有50多位居民轮流担任社区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引领者、宣传员,协助居委会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实现了“家家都做、人人都会”,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新习惯、新风尚。
勤学苦问,不断实现分类工作常态化
一是勤访问,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邢锡梅经常同社区居民谈话,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与专业人员进行沟通,请他们来社区为居民培训,还主动走出去,看其他社区的先进做法,并争取引进本社区;二是勤开展活动,先后开展“红立方”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深化“村嫂”志愿服务和推广“邻舍+”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推动社会创新治理和培育文明风尚的作用。同时,广泛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加垃圾分类活动,普及分类知识;三是勤查看,一星期到每个片区检查不少于两次,看居民分类是否正确、到位,垃圾桶是否整洁、有无破损,看督导员上岗情况,如果督导员因事不能到岗,她就自己督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四是勤探索。发挥社区志愿服务指导作用,探索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奖褒激励、文明积分排名等机制,以制度化推动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和长期健康发展。
追求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歇
通过以社区党员骨干为核心的垃圾分类先行队伍,增强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更让“绿色、环保、节能”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垃圾分类既是切入点,又是着力点,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打造“实力嵊州、品质嵊州、魅力嵊州”,着眼于常态化、长效化创建,始终致力于打造美好生活环境,提高文明环保意识。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