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正文

金山银山的践行者—记水沟营社区党委书记杨晓华

发布时间: 2023-06-01 10:10:27 来源: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大事。道理大家都懂,但知易行难,落到实处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而关键难点就在于居民的习惯养成。在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上、在构建亲和家园的奋斗中,有这样一位身体力行垃圾分类的共产党员,她就是水沟营社区党委书记杨晓华同志。

  塔山街道水沟营社区有居民3279户,户籍5275人,常住6447人。共划分11个网格,89个微网格。作为中心城区的老旧社区,水沟营社区以老年人多、流动人口多、下岗工人多,小区老旧,这三多一旧著称,存在居民结构复杂,普遍垃圾分类意识不强,旧有不良习惯根深蒂固等诸多问题。

  扬党旗,党员先锋做示范

  “共产党员就要冲在第一线”作为一名党员、社区卫生工作负责人,杨晓华同志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她自己担任党员志愿队队长,带领党员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监督,两定投放期间,她针对每天早、晚垃圾投放较多时段,带领志愿者面对面、手把手,引导居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她晚上、双休日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给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奖励卡的发放和使用说明,引导居民正确垃圾分类;她通过宣传栏、宣传展板、微信、电子屏等途径广泛宣传,在全社区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宣传声势,取得了居民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重引导,殚心竭虑出成效

  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是提高生活垃圾分类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更是难点和焦点。有很多高龄老人,腿脚不好,从家里走到垃圾分类处实在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老人只得将已经满了的垃圾袋暂时堆放在楼道,多积攒几袋后再一起扔。为了减轻老人们扔垃圾负担,杨晓华推出了老年人委托邻里互帮互助投放垃圾的建议,这不仅解决了老年人行动不便的难题,还大大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增进了邻里关系。

  2022年社区开始采用“逐步撤桶”方式,逐渐将简易投放棚改造为高品质的环保小屋。位置换了,走的路就远了;时间变了,要赶着时间去扔了;平时经常拉走的垃圾桶变成了固定的环保屋了,不少居民群众变焦虑了。于是投诉多了、乱扔多了,特别是在摆放环保屋的时候,遭到很多附近居民的反对,有说存在异味,很脏,会滋生细菌的;有怕对身体健康不好的;有怕周边卫生环境变差的,导致部分居民一直无法接受。为此杨晓华不厌其烦进行解释环保屋不同于传统的垃圾房的特点,介绍其密封性非常好之外,还配备细菌消杀系统、过滤除臭系统和高压冲刷装置等,在杨晓华潜移默化的宣传引导下,社区垃圾分类入户宣传覆盖率达到100%,社区12个区块全部完成“撤桶并点”,全面落实“定时定点”投放。

  克顽疾,身体力行求认同

  每当居民来倒垃圾时,她总是要核查居民的垃圾包,结果就经常被怼,没有少遭谩骂和白眼,对此她总是一笑置之。2006年水沟营72号一居民由于对垃圾桶位置变更不满意,由此开始每天将垃圾扔在花坛内,社区在多次劝导无果之后,采取随时发现随时清理的办法,试图扭转这位居民的执拗。但该居民始终持之以恒,15年如一日坚持不懈。2022年“撤桶并点”开始后,考虑到这次连桶都要撤,该居民可能的过激反映,杨晓华特地反复上门进行沟通、找寻认同,最终获得理解支持。不仅完成该小区“撤桶并点”工作,同时15年来花坛的垃圾包终于失去了踪迹。

  说到成绩,杨晓华说:我只是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中最最普通的基层一员,水沟营社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是全体社区居干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体居民共同支持的结果。实现健康环保、绿色和谐的亲和家园,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标签: 垃圾分类;生活垃圾;环保屋;水沟;撤桶并点 责任编辑: 庞世豪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