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正文

淳安县多措并举推进垃圾分类走深入实

发布时间: 2023-04-11 14:43:15 来源:

  为全面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近年来,淳安县紧紧对标“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先行先试,紧紧围绕宣传、分类、处理、运行四个关键环节,走出了一条具有淳安辨识度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夯实分类基础,全面加强“三项保障”

  (一)切实加强队伍保障。通过自主报名、集体推荐的方式择优录取,建立“镇、村、队”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并依托上门宣教、桶边督导和定期巡查的方式,引导大家争做垃圾分类“达人”。截至目前,全县共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1497名、督导员439名。同时,因地制宜,组建“屏门环保娘子军”“武强玫瑰服务队”“亲子督查员”等各类专项服务团,通过垃圾分类知识“送教上门”的方式,展现志愿服务新风采。

  (二)切实加强制度保障。考核压实责任。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对村社主要负责人、分类专管员等工作人员的月度考核内容,实行工作成效与绩效奖金挂钩,并按月通报。会议曝光问题。定期召开由县主要领导主持的生态综合保护联席会议,以PPT形式曝光生态领域新发现问题,各责任单位认领并签订“责任书”限期办结。自施行以来,已召开联席会议10次,曝光分类问题992个并全部解决。载体落实成果。发挥党建“红色”力量,利用每月25日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引领垃圾分类,组织党员志愿者进行渗透式宣传、精准指导“四分法”,并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学习微感言交流,有效激发全体党员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

  (三)切实加强执法保障。从严执法确保工作实效。综合采用监控溯源、“城管蓝+环卫橙”、案件线索抄告等工作机制,加大对垃圾分类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垃圾分类执法整治高压态势。今年共立案查处垃圾分类违法行为669起,处罚金额达112870元。督导执法压实工作责任。创新县分类办、属地政府和执法中队联合监管模式,以单月不少于4次的频率对屡上检查通报的黑榜村社、单位、小区进行现场监管,并通过宣传栏、公众号等手段曝光不文明分类行为,实现由“桶边劝导”向“桶边执法”的转变。

  强化督查通报,分类质量提质增效

  (一)红黑榜抓手助推通报机制不断创新。设“红黑榜”展示垃圾分类中积极正面的行为,曝光不文明行为,通过排名鼓励先进,鞭策暂时落后村(社),并根据每月“红黑榜”排名,建立红黑结对共建名单,红榜村(社)以经验分享、现场指导、人员互促等方式对黑榜村(社)进行指导提升,提升垃圾分类参与效果。

  (二)专项化督查助推高效执法“硬核”出手。将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工作纳入重点执法工作范畴,以每周不少于2次、单次发现有效问题不少于20个的频率开展专项督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今年来,累计发现并交办抄告单57份,1020个问题整改完成率100%。

  (三)精细化互查助推分类工作“取长补短”。不定期组织23个乡镇开展以“互学典型、互查问题,互助提升”为主题的互查互促互学活动,通过彼此启发,取长补短,各互评小组在检查的同时也学先进典型,并就特色亮点、典型经验、存在问题等进行相互探讨,交流好经验好做法。

标签: 垃圾分类;红黑榜;生活垃圾;工作;保障 责任编辑: 庞世豪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