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正文

“水下森林”重构水生态

发布时间:2021-05-26 12:34:47 来源:共享联盟德清站

  鱼翔浅底、水清岸绿。日前,德清洛舍镇东衡村的庙前兜正在换“新装”,只见阳光直透湖底,碧波荡漾之下一条条水草轻盈摇曳。“这片四季常绿的‘水下森林’让河道具备了自净与修复能力,还可以吸引游客来观赏。”东衡村村级河长陆英田对此十分期待。

  这样的“水下森林”在德清有20余处,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近年来,德清通过水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等措施,展现水清岸绿、生态宜居的城市画卷,同时绿水青山的红利溢出效应日益明显。

  美丽乡村添新景

  晴朗夏日,微风徐徐。禹越镇三林村万鸟园里港汊交错、亭台林立绿水间,时不时出现万鸟盘旋的壮景。

  万鸟园的曾经,是一片普通的水塘和几幢废弃的屋子。2010年,三林村启动了全域十多条河道的整治工作,一片碧波荡漾、草长莺飞的湿地水域随之呈现,这不仅让村民们有了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也带动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绿水”成为商机。三林村又设计构建了一个“水、鸟、林、人、农、鱼”相互依存的特色生态系统,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如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每年有近百万元,村民收入每年也有10%的递增。

  无独有偶。走进钟管镇蠡山村,可以看到刘家桥港碧水潺潺,周边青山郁郁,古桥古亭交相呼应,尽显江南水乡风貌。

  “以前这片是养猪场,河内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蠡山村村级河长马建山介绍。蠡山村因西施故里闻名,而村里的刘家桥港几年前却是一条远近闻名的“黑臭河”。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德清投入近1000万元,对全村进行河道清淤、岸坡整治和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西施故里再次焕然一新。

  蠡山村依托县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成为全省4个河道生态建设最佳示范工程之一,蠡山漾也成为我省首条全国示范河湖。此外,还吸引了总投资5.8亿元的古婚俗文化园项目落地,将于今年6月试营业。

  产业发展焕生机

  水环境是一个地方产业的“透视镜”,水清则产业层次高,水黑则产业层次低。德清通过五水共治、环保加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以前养殖尾水长期直排河道,影响了水质,导致青虾品质下降,养殖效益变低。”下渚湖街道四都村的青虾养殖户沈来根说,“有了尾水治理点,问题就解决了。”

  作为全省最大内陆水产养殖县,德清率先开启淡水鱼绿色生态养殖新路径,建成治理场点1533个,完成治理面积18.5万亩。在德清,各个养殖尾水治理点处理设备完善,宛如一座座小型“湿地公园”,经过沉淀池、曝气池、净化池等操作,净化后的尾水能达到Ⅲ类水标准。

  良好的水资源释放生态红利。去年,下渚湖街道打造“湖色生鲜”夜市,带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成立“水精灵”青虾综合服务中心,自试营业以来,该中心每日青虾交易量超2000公斤、每日交易额逾20万元。

  企业转型同样势在必行。自德清开展涉水重点行业整治以来,强势倒逼“散乱污”行业转型升级。2016年至今,共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4991家、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86家、完成清洁生产验收企业141家。

  如今,德清全域剿灭劣V类水体,县控以上断面水质全部保持Ⅲ类水以上,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达100%……良好生态背后蕴含着的无穷经济价值,也在德清大地上源源不断展现。

  (原标题《德清:“大禹鼎”金鼎炼成记(下)》,原作者陈明月。编辑罗垚)

标签:责任编辑:仲瑶卿
相关新闻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生态环境污染投诉请扫二维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