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海宁巧破农村垃圾分类难
2017-02-28 06:44:56来源:浙江在线记者 沈鑫 李迪刚

  浙江在线2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鑫 李迪刚)“农村要像城里一样搞生活垃圾分类,这能行吗?”三年前,海宁决定率先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争议声不断。三年后,走在海宁的乡野小路,目之所及,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远近村道宽敞洁净,一一取代了过去脏、乱、差的农村环境。

  这些改变的发生,得益于海宁在这三年的推进中,用好了“两只桶”,管好了“一面墙”,谋好了“一个变”。针对村民接受程度差、奖惩机制缺乏、资源就地再利用渠道不畅等与城市有别的农村难题,海宁首先用绿色、白色这两只看似简单的垃圾桶,破题、破冰。

  “烂的扔到绿色垃圾桶,不烂的扔到白色垃圾桶。”一个好记好背的垃圾分类“两分法”在周王庙镇长春村妇孺皆知。烂的对应的是可堆肥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腐烂瓜果等;剩下的就归于不可堆肥垃圾。“城市用四分法推广,但不适合农村,就用两分法,按照烂的和不烂的进行宣传推广。”海宁市农办渐渐摸准了脉搏。

  如果说“两只桶”管好的是村民家里的“一亩三分地”,那么“一面墙”让自己看到了与乡里乡亲的差距。“张家长、李家短,谁都不愿落后面。”长春村在显眼位置的墙上设置“长春村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考评表”。每周将每户人家的分类“成绩”以绿、黄、红三色公示出来。绿色代表全部正确,黄色代表较好,红色代表不合格。“镇里每月还会随机抽取每村30户进行评分考核,明确各类资金补助与考核结果相挂钩。”该村党总支书记吴一明说。

  此外,将垃圾分类算成一本经济账,尝到甜头的村里人劲道就更足了。在斜桥镇华丰村,农村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每天能处理400公斤垃圾,可产出100公斤有机肥,供村民免费使用。类似的做法,在黄湾镇钱江村也受到欢迎。

  至目前,海宁已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85.6%。预计今年上半年,可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全覆盖。

责任编辑:陈秋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