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在召开全国两会,其中就有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了关于环境教育立法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借由立法的形式来明确环境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和教育,这两者之间究竟该以怎样的形式相辅相成,才能碰撞和呈现出最完美的结果呢?近日,记者也陆续走进杭城的多所小学,希望透过每一所学校在环境教育理念上的经验分享,来为大家一一揭晓答案。

两会代表委员、社会各界人士聚焦环境教育立法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推动国家环境教育立法媒体交流会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官员、专家参加了国家环境教育立法的讨论。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政府参事包景岭,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启阳集团董事长王麒分别在两会期间递交了相关的议案、提案或建议,呼吁尽快制定并颁布《环境教育法》,用立法的形式确立环境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此推动全民环境教育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政府参事包景岭认为环境教育立法比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工作更重要,更基础。
学林街小学:传承让环境教育附加值增值 入心了,才是成功了
  经历即学习,体验即收获。在实际教学中,学林街小学建构起了第二课堂综合实践的活动范式,用“走读修学”的方式,既教会孩子读书读史,也教会孩子读人读世、读山水、读书画。
  学林街小学的同学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可以走进大学课堂、企业车间了解各类环保知识、可以参加种植实践活动学习农耕手艺、可以去生态基地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真正地做到了在第二课堂的实践中,既拥有了感知体验,又培养了责任感。
笕桥小学:推进"一经N纬"教学模式,希望环保概念深入骨髓
  在和童校长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杭州市笕桥小学采取了一经N纬的方式来推进环境教育。经,就是经线,是指少先队活动课。学校依托一门课程,对孩子们进行环境教育课。但是光有这门课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又会有N条纬线同时来推进,学校就会推出各种关于环境保护的活动。
  “我们在很多的德育活动当中,尽量把环保教育渗透进去。现在看来,感觉效果还是可以的。同时,配合争章体系,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童雅琴说道。在她看来,实行了这些教育活动之后,几年下来很多学生都在悄然发生变化。
周李萍: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环境教育需要点滴渗透
  教育需要创新,环境教育更需要有自己的创新理念。在采访中,周李萍就一直向记者介绍学校的特色教育理念——光谱教育。
  “就像太阳有7种颜色一样,我们也尊重孩子的个人差异,相信他们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希望他们都能个性化地发展。例如在环境教育上,就鼓励学生可以去小公园做清扫,自己动手制作一系列的环保作品。同时,也会邀请家长进课堂,请一些专家来为孩子们上一些环保课。”周李萍说道。
林玲:倡导体验式教学 让环保成为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事
  “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成一粒种子,让每一粒种子都能蓬勃生长。”这是杭州市夏衍小学四(1)班班主任林玲在见到记者时,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
  学校对于环境教育是如何理解和落实的呢?面对记者抛出的问题,林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认为,不要把环保变成高大上、口号式的内容,应该多体验,多活动。”作为四年级语文老师的她,在实际教学中也确实将这一条落实到了实处。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