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及时报 正文
劣Ⅴ类的上塘河余杭段 2米厚的黑淤泥要重塑生态系统
2014-10-31 08:28:04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施雯 莫建宏

  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 “夏天摸螺丝、秋天看芦苇、冬天钓肥鱼……外婆家屋后那条上塘河,在我的童年时很漂亮。”50多岁的沈师傅是余杭临平人,在上塘河边长大的他现在却常抱怨:“河水脏兮兮的,鱼虾早没了,去河边走走的心情都没有。”

  上塘河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全长48公里的河道,余杭段近10公里,由于河道水系破坏、水体自净能力消失,外源污染物持续排放,水质戴上了劣Ⅴ类的帽子。

  几天前,“之江号”清淤船开进临平城区上塘河,开始24小时不间断作业,劣Ⅴ类水质的上塘河余杭段终于开启了清水之旅。

  12年没清淤的上塘河

  黑漆漆的底泥积了2米深

  昨天下午,钱江晚报记者来到余杭临平老保障桥段的上塘河边,河道里一艘清淤船正在作业,船尾1.8米长的铰刀好像一把巨型叉子,正在使劲搅动河底厚厚的淤泥层,河道立刻冒泡,泛起一团团黑色的泥浆水,船头上还拖着根长长的管子,把干净的淤泥送到城外的堆场沉淀。

  “上塘河的底泥原来是黄的,变黑是污染造成的。清淤船原计划每天清理5000立方淤泥,现在每天只清了2000多立方。”余杭区河道总站副站长刘翔说:“上塘河余杭段上次清淤是2001年。十几年过去了,河道里1.5米-2米厚的淤泥已经板结,里面还夹杂了大小乱石、生活垃圾等杂质,清淤船要先过滤掉杂质,再通过水上管道。”

  挖出黑臭淤泥才能恢复水质,但一立方泥浆水运走的成本要200元,价格太高。余杭区想了个省钱又省力的好办法:城东温室甲鱼的整体拆迁,多出很多低洼田地需要复垦,经环保处理的淤泥用管道输送到低洼田地,抬高了地势,改善了农田易涝的情况。

  毫无生机的“僵尸河道”

  要靠矿物质净化来激活

  “完成河道清淤后,我们希望通过1-2年的时间,摘掉上塘河劣Ⅴ类水质的帽子,通过生态修复技术激活‘僵尸’河道,让鱼虾贝、水草、芦苇、野茭白等水生生物可以重回上塘河。”上塘河整治工程业主单位“兴源过滤”一位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口中的生态修复技术,其实是一种灰黑色的矿物质粉末,获得了国际、国内的专利。主要成分是多种无机矿物质,可以吸附造成河泥污染的各种有机物,通过材料间的凝聚、吸附、氧化、电化学、螯合、固化等作用和反应,对剩余污泥中存在的有机或无机物质进行液相和固相的分离,再对固相进行固化处理,使其不返溶。从而达到泥土结构稳定、澄清和净化水体的目的。该技术曾用于西湖、滇池、太湖等湖泊的治理。

  据说,只要1-2个月时间,水中黑臭的淤泥就会变成原来的黄色,消除黑臭的同时,河水也会变清澈,微生物得到激活,河道的生态系统慢慢修复,河底会生长出青苔,水中会出现鱼虾贝等生物。

  该负责人说:“1-2年后,如果效果理想,上塘河基本可以恢复到Ⅳ类水质。”

编辑: 单世高(实习)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