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2019世界环境日 > 2019新闻中心 正文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9年会六大主题论坛昨天举行

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生态更和谐

发布时间:2019-06-03 13:00:10 来源:杭州日报 记者 史洁 熊艳 柯静 柴悦颖 刘园园 葛晓路 摄影 李忠

  蓝天白云、碧水青山,清风缕缕,繁星点点,是全世界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期盼。

  6月2日至6月5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下简称“国合会”)2019年会在杭州举办。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国合会成员、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在内的国内外约650名嘉宾来杭参会。昨天下午,2019年会的六大主题论坛同步进行,各国专家学者展开交流,共同探讨绿色发展之路。

  在昨天的主题论坛上,环保方面的世界级大咖各抒己见,头脑风暴十分精彩。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被国际专家评价称“就像音乐一样美妙”。杭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打造美丽中国样本的生动实践也获得国际专家的赞誉。

  昨天,杭州市政府和菜鸟网络、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共同启动绿色物流城市建设,发布“绿动全城,源头减塑”倡议,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推广环保包装,推进垃圾分类、纸塑分离,加大快递纸箱回收和循环利用,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主题论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十四五”绿色转型

  保护力度不减 技术革命将有力推动转型

  论坛上,作为举办地东道主,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介绍了浙江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探索。他说,国合会年会在浙江召开,既是对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鼓励,也是一种鞭策。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浙江一直坚持生态环境一张蓝图绘到底,牢记“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嘱托,在浙江,循环经济、数字经济、生态农业等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优美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浙江的金名片,已经初步形成“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态势。

  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此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阶段。2021至2025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期。在中国即将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前,国合会今年研究中国“十四五”绿色转型问题,非常及时和有意义。

  “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将面临哪些压力和挑战?专家们认为,我国生态环境压力仍然处于高位,必须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减,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开展大气环境治理与应对气候变化,要完善国家生态环境规划体系,强化区域统筹,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粤港澳美丽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战略。

  在论坛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陆军以“‘十四五’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为题发言。他认为,“十四五”时期,技术革命将有力推动产业升级与发展转型,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利契机。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任勇也表示,“十四五”前,我国的产业污染压力正在走出高峰平台期,生活性污染压力还在上升。常规污染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等情况,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国合会委员、德国联邦环保署署长克劳茨贝格尔介绍了德国产业绿色增长的经验。她认为,中国要实现绿色转型必须要有前瞻性的布局,可以通过增加第三方机构的话语权,将企业与政府连接起来,同时要特别注重环境技术方面的创新,培育更有附加值的产业。经合组织(OECD)环境总司司长莱西也强调,在绿色转型中,新技术的投资尤为重要。

  主题论坛——蓝色经济与全球海洋治理

  杭州发起“绿动全城”倡议 共建绿色物流城市

  海洋是支撑全球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也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预计2030年,全球海洋经济总增加值将达到3万亿美元。随着海洋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对于海洋资源的过度利用、海洋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正在威胁着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提到,研究发现,海洋中的微塑料浓度较高,3%的幼鱼正在吞食微塑料,我们的下一代或将受此影响。如今,全球多国提出“限塑令”,中国也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国省会城市中首个“国家生态市”及电商之都,杭州有一个美丽的新名字:绿色物流城市。在昨天的论坛上,杭州市政府和菜鸟网络、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共同启动绿色物流城市建设,发布“绿动全城,源头减塑”倡议,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推广环保包装,推进垃圾分类、纸塑分离,加大快递纸箱回收和循环利用力度,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作为诞生在杭州这片热土上的企业,我们希望能够与各界一道,共同为守护杭州的青山绿水贡献绵薄之力。”菜鸟网络总裁万霖表示,菜鸟将继续通过技术研发和模式创新,助力整个物流行业绿色升级。

  作为中国绿色物流的倡导者和引领者,菜鸟在2016年率先发起中国最大的物流环保行动,并在绿色物流城市建设上积累了实践经验。5月28日,菜鸟联合主要快递公司在杭州共同成立“绿色快递日”,标志着中国绿色物流取得显著进展。

  通过向全行业推广电子面单、装箱算法、智能路径规划等技术,菜鸟打造了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其中,装箱算法平均减少了15%的包材使用,电子面单已累计使用在800多亿个包裹上,相当于节省了3000多亿张纸。

  在杭州建设绿色物流城市,被视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不仅有阿里巴巴和菜鸟,距离中国民营快递之乡桐庐也不远,是智能物流骨干网的重要枢纽城市,诸多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在此率先落地,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日趋普及。

  万霖表示,菜鸟绿色行动“回箱计划”,已经在浙江省超过半数的高校设立绿色回收箱,大部分位于杭州。圆通在杭州启用超级机器人分拨中心,申通在杭州试点环保集包袋,大幅减少一次性塑料编织袋使用。日前,浙江省绿色物流发展指数也在杭州发布。

  “我们非常乐见和支持这样的多元合作。”杭州市副市长胡伟表示,在杭州共同推动绿色物流发展,是一件非常具有意义的事情。希望更多的城市参与和加入进来,从源头开展电商和物流领域的绿色包装、绿色回收,减少包装废弃物污染,引导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和行动,共同推动绿色物流的健康发展。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光也希望,“有更多城市参与到绿色物流城市的建设中来”。

  主题论坛——“一带一路”倡议与绿色城镇化

  “绿色杭州”获国际专家盛赞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合作促进发展,发展合作应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城市则是‘一带一路’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平台。”“‘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需要进行卓有成效的积极对话及政策研究。”

  主题论坛上,来自“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机构的二十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围绕议题进行了精彩的观点分享与思想碰撞。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成立,为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践绿色城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亚洲区办公室主任卡布拉基用斯里兰卡等多位嘉宾,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效实践绿色发展的案例,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城市绿色发展是具有全球意义的优先事项,“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城镇化带来重要的绿色发展机遇。

  “十多年来,杭州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按照‘八八战略’的要求,提出‘环境立市’战略,坚持走生态优先、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发展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车‘五位一体’的大公交体系。目前拥有新能源汽车13万余辆,主城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8.5%;构建了全球最大的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拥有最多的服务站点、服务车辆、服务量,累计服务超过9.5亿人次;建成了每平方公里1.51公里长的城市绿道,超过70%的市民出门5分钟就能进入绿道。”杭州市副市长胡伟向与会来宾介绍了杭州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打造“美丽杭州”和美丽中国样本的生动实践。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咨询委员会委员、世界资源研究所总裁斯蒂尔更是不吝赞美地表示:“杭州多年来积极实践绿色发展之道,使得杭州成为一座令人向往的幸福之城,这也正是‘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所要实现的目标。”

  主题论坛——卡托维兹后的全球气候治理

  为世界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2018年卡托维兹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提振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但气候变化仍然是一个紧迫严峻的全球挑战,需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全面、有效、持续地落实《巴黎协定》。

  昨日的主题论坛上,聚焦了全球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气候治理良方,畅所欲言。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世界气候治理,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在论坛致辞中,国合会副主席、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谈道: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坚定推动各项生态保护,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效、建设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领域,一直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

  国合会委员、瑞典前副首相兼气候与环境大臣罗姆松认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通过合作和对话,与会专家可以找到一把钥匙,将《巴黎协定》成果进一步推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角色日益重要,中国有着很好的榜样作用,给各国提供成功案例,建立一个符合未来繁荣发展轨道的经济体。

  当下,中国积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未来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此外,在该论坛上,与会专家就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技术、制度和政策,探讨了各自领域的成功经验,快速务实的气候行动解决方案。

  作为新发展理念,我国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研究探讨“高质量发展”内涵下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落实到社会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另一方面,利用中国当前机构改革所带来的机遇,我国建立起高效的部门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目标及各项行动。

  主题论坛——全球环境治理与工商业最佳实践

  各国企业展示“变废为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环境问题。主题论坛中,各国与会嘉宾对企业如何打造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了探讨,并且献言献策。

  会议指出,面对巨大的环境挑战,企业不仅要有盈利能力,更要积极承担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突出作用,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国合会委员,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总裁王天义说,“无废生活”已成为世界越来越多国家和城市在废物管理和绿色发展过程中追求的至高境界。光大集团正在进军国内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领域,旨在提供服务全国的再生资源管理平台,打造垃圾分类资源利用的完整产业链。

  BP中国区商务协同与发展总监梁一松说,以汽油为主业的BP目前正处于低碳转型的过程之中,提出到2025年,BP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保持在2015年的水平。

  国合会委员,西班牙盈迪德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佩纳说,面料回收是时尚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之一。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开发一种经济可行的技术,重新将旧衣服中的纤维进行二次利用。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可持续发展、亚太区资深经理凯思德说,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是全球性石化公司之一,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当前正在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并且变废为宝,实现可持续发展。

  威立雅中国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黄晓军说,应对塑料污染,是一项世界性的挑战。今年年初,威立雅与近30家塑料消费品价值链上的跨国公司在伦敦联合成立“终结塑料垃圾联盟”。该联盟旨在帮助消除环境中的塑料废物,特别是海洋中的塑料废物。

  国合会委员,溢达集团董事长杨敏德女士最后总结指出,新时代应对新挑战,为加快实现转型发展,打造可持续经济,需要政府、工商业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包容性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主题论坛——生物多样性保护2050全球愿景

  专家们为中国的绿色创新理念鼓掌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指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命及其多种自然形式,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兰博蒂尼在《地球生命力报告2018》中预测,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到2020年,我们将失去全球三分之二的野生生物种群。我们迫切需要达成人与自然和谐新政,扭转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同时,为人类福祉而保护和修复自然,“我们需要全球领军人物。”兰博蒂尼说。

  中国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需采取切实行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副厅长王莉从检察公益诉讼的视角探索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政策与法律体系的关系。大自然保护协会亚太地区总干事郝德认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自然对经济发展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榜样和模型。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植树造林方面的领导者,其相关经验值得探索和借鉴。

  “在中国,一部手机就能足不出户:点外卖、买东西、社交活动……既然网络能链接一切,为什么不能链接大自然?”来自支付宝蚂蚁金服社会责任部负责人李珊分享了“蚂蚁森林”的故事:“三年前支付宝端建立了蚂蚁森林互联网公益平台,网民可以通过步行、公共交通出行、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行为来兑换绿色能量,一定绿色能量就能兑换一棵真的树;三年里中国有5亿多人参与活动,三年里我们在荒漠种植了一亿多棵真树,让沙漠变成绿洲……”在座专家纷纷热烈鼓掌为中国的创新理念点赞。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加拿大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原院长、国合会原外方首席顾问汉森作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顶层设计,贡献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旨发言。他说,改变生物的多样性需要重塑全球公民对它的认知,我是一个生态学家,我觉得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就像音乐一样美妙。

  全球环境基金首席执行官兼主席石井菜穗子说,中国大力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政府和人民一直在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努力,全世界都希望中国能好好实施下去并取得成果,因为这对其他国家有重要参考意义。

  据悉,2020年将在我国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会上将讨论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事关人类能否在2030年之前及时扭转自然丧失的趋势,也事关能否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2050年愿景。


标签: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责任编辑:仲瑶卿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